媒體用專文報導「誇張!每收百元保費,理賠不到二十八元」準備要揭開醫療險大黑箱,很多讀者,光看標題就覺得一肚子火,因為繳了保費一百元,但是理賠二十八元,賠率不到三成,真是太低了,大家一陣疾呼「不划算」。

這是媒體引用的資料:去年國內三十家保險公司總共收取了二千二百五十三億七千萬元的個人健康險保費,然而理賠金額卻只有六百二十二億三千萬元,因此算出來賠付的比率僅二七‧六%,的確不到三成,更是遠遠比不上全民健保動輒超過一○○%的賠付比率。

首先就保險設計的原理,原本就是「互助」的精神,期待多數人都平安健康快樂,因此無法拿回付出去的保費;而這些無法收回的保費,就是用在真正發生風險事故,需要理賠金額的不幸人士身上。

如果換做是你,你是希望你交保費的錢不拿回來,去幫助那些不幸的人,還是希望得到大家的金錢幫助呢?如果你能夠想通,就知道,保險不是「划不划算」的問題!

其次,保費收入的金額與年期是「確定」的,自投保後就由要保人持續繳納;風險事故卻是「不確定」的,所以如果沒有發生風險事故,就不用申請理賠,因此說起來,「保費收入」與「理賠金額」,兩者間並無一定之連動關係,更沒有理賠比例或是誇張的問題,不能要求每一年的理賠金額都要大於當年度的保費收入,這就是一般人對於保險的根本錯誤認知所導致───能夠把保費賺回來的保險,才叫划算!

通常是什麼時候賺回保險費?無非生病或是死或者殘,對於個人身體心理都是傷害,希望大家把保險費當成香油錢,期待保平安,不要真的發生事故,又或者當成消費品,而不是當成賺錢的工具。

至於全民健康保險,理賠金額動不動就超過當年保費收入,大家覺得「划算」嗎?其實最有可能就是醫療資源被過度濫用的結果,全民健保是強制加保,商業保險是取決個人,個人要額外付出金額,保險公司要運籌帷幄,增加收益。

還記得,醫院流傳過的健保笑話,三個老人每天到醫院看病、拿藥,順便喝茶聊天,有一天,大家發現老李沒來,另外一人悠悠說了:「老李今天生病,所以來不了了。」很多健保資源就是這樣耗損掉的。

保險公司跟健保不一樣,保險公司是股份,講求效率與商業利益,對於理賠的數字,不應該跟保險費混為一談,也不能有理賠過低的推論,這樣的比喻並不恰當。

所以,保險不是先想到理賠或是理賠比例,因為這是世界上惟一一件:你做了,但是不希望發生的事!
-------------------------------------------------------------------------------------------------------------------
保費的計算是由保險公司去精算出來
當我們繳了高額的保費,絕大多數都進入保險公司的口袋
這代表,保費太高了,讓保險公司有超額的盈餘去買土地,炒地皮
保險公司最喜歡在保單上玩文字遊戲,能少給付給保戶是最好
很多醫學上沒有的名詞,你都可以在保單上看得到!!
why??到時候要理賠,看能不能規避掉,少理賠一些錢
保險公司主要是為了要賺錢啊...不像電視上說的那麼好聽
為你著想...他是看上你口袋的mone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