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位消費者決定購買保險,代表他正在為自己和家人的未來做分散風險的規畫。然而,面對琳琅滿目的保險商品,在國人保險IQ只有62分的情況下,該如何為自己規畫一張堅固如城堡的滿分保單?從保費繳交給保險公司的那一刻起,理賠周不周全、報酬符不符合期待,必須等到真正有事時才會真相大白,但人生有多少次機會可以真正去面對?保險不是「銀貨兩訖」的商品,為了自己和家人將來的幸福,你應該要學會如何聰明買保單!


南投縣中寮鄉有一戶務農的陳姓家庭,每年都繳交二十萬元以上的保費,九二一全台大地震後,父母雙雙罹難過世,只留下一位就讀國小五年級的小孩存活下來,然而絲毫無謀生能力的小孩卻拿不到一毛錢保險理賠金。

深究原因,才發現父母所繳交的龐大保費,通通都是幫小孩買儲蓄險,卻沒有為自己投保任何壽險,隨著時間流逝,屬於小孩的那份儲蓄險,在沒有人繼續繳費的情況下,逐漸喪失保單價值,現在已淪為一張失效的保單。

廣國是個標準的銀行上班族,由於很早就意識到保險的重要,從踏入社會工作開始,他就將每月四萬元的薪水,提撥七成去繳保費,去年十二月十日,廣國在下班騎車途中,不小心和對面疾駛而來的小客車相撞受傷,經住院醫療後已無大礙,護士提醒他可以申請保險給付,但保險公司卻以沒有購買醫療險拒絕,原來廣國當初買的保險,全是壽險及儲蓄險。

消費高手節目製作人支藝樺表示,大部分的投保人都會犯下幾項保險的盲點,不知自己需要的保險範圍在哪裡?不知額度怎麼訂?一切都被保險從業人員牽著鼻子走。很多人常搞不清楚自己的保單買了什麼內容,也不太了解業務人員的素質,更重要的是不清楚理賠範圍。

‧ 盲點一:閉著眼簽約 國人保險IQ不及格人數高達三成

支藝樺說,她在買保險時,會設想自己遇到最壞的狀況時,她需要什麼保障?好比說,當她生病時,要住頭等病房,要有看護,讓自己的病情不受隔壁病床的干擾,也不會打擾到家人的生活,在清楚自己需求後,再依據自己預算規畫自己需要的保單。

為何許多人會不清楚自己的保險?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保發中心)執行副總梁正德表示,由於保險合約太過艱澀難懂,以至於讓消費者不去或懶得翻閱條文,最後淪為只聽保險員的片面之詞,也因此,保發中心擬推動「口語化契約」,讓大部分沒有學過法律的人都看的懂。

究竟國人對保險的認知有多少?保發中心委託世新大學作了一項研究調查,發現國人的保險IQ居然只有六十二分,而低於六十分不及格的人數更高達三成,至於九十分以上的高IQ者,只占一三.八%,滿分更只有三.二%,顯示國人對於保險常識仍有待加強。

保發中心接著針對調查的數字作進一步的分析,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保險低IQ的特徵,大部分是男性、五十歲以上、學歷在高中以下、沒有收入、非都會區,而相對高IQ的族群,卻是以女性居多,普遍集中在三十至四十九歲、專科以上學歷、中高收入,而且大部分集中在台北及台中等都會地區。

在保險低IQ的族群裡,有四成的人不花時間搜集資訊,如果要獲得保險知識,他們都是單方面聽從親友的意見,連購買管道也大都來自親友;反觀高IQ族群,每周接觸保險資訊都在兩個小時以上,購買保險時也都會細心考慮自身健康險和壽險的需要。

‧ 盲點二:拿保險撈本 強調保障功能的險種反而乏人問津

一位南山人壽主管表示,過去銀行在財富管理服務未興起前,台灣民眾的理財除了投資股票外,就是買保險,而這些保險幾乎都是年金險、儲蓄險,「去問問你爸爸媽媽那一代,就知道本土保險公司的儲蓄險賣得多氾濫,」而這種盛況,也造就早期國泰、新光、南山等保險公司「怎麼賣怎麼賺」的奇特現象。

這種「撈本」的想法,直到現在,仍充斥在年輕一代的腦海裡,只要有報酬率,只要拿回來的比繳出去的多,每個人都趨之若鶩;反而那些壽險、醫療險、意外險等強調保障功能的險種,卻乏人問津,或者只是意思意思買一點,等於是將保險與投資畫上等號,原本應有的保障條件卻變成附加的功能。

三商美邦人壽執行副總張財源就指出,早期許多保戶繳了幾年保費後,發現保險公司「怎麼愈開愈大間」,自己卻什麼都拿不到,一氣之下都罵保險業者是吸血 公司,甚至要求解約,而為了安撫這些保戶,保險公司只好推出投資型保單、分紅保單等商品,來滿足消費者的需要。

此外,銀行保險的崛起,也為儲蓄險和附加投資功能的保單銷售推上高峰,近年來銀行憑著通路和客戶的優勢,要求保險公司如果要將商品上架銷售,必須符合佣金高、產品簡單、核保率高等三項條件,而投資型保單和儲蓄險,正好滿足這些要求。

一位保險業者形容,為博得銀行的青睞,拚出長紅業績,「保險公司在銀行面前幾乎脫光光,」只要保單賣不掉或不好賣,就設計更誘人的商品,並犧牲掉保障的功能,「某個程度來說,已經變成定存的替代品,」這位業者無奈指出。

對許多消費者而言,只要能結合投資,就是一份好保單,然而保險的目的應是在於分擔和轉移風險,而不是獲利,畢竟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如果只看有沒有投資機會來決定要不要購買保險,等於是拿保費來賭博,失去保險原本應有的初衷。

‧ 盲點三:無風險意識 二一%民眾不知投資型保單會虧損

看過投資型保單DM(廣告傳單)的人都會發現,裡頭塑造出的高報酬率數字,著實讓人怦然心動,但這卻是一個很詭異的現象,實踐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系主任,同時也是金管會人身保險商品審查委員的彭金隆表示,許多投資型保單強調第一年可以給一○%以上的報酬率,遠遠超過現在銀行定存利率,「但如果真的那麼好賺,為什麼銀行和保險公司自己不去賺?」

彭金隆指出,現在銀行體系爛頭寸太多,連存款利率調高一碼(○.二五%)都很計較,如果這些投資型保單獲利可期,為何銀行不提高利率吸收存款再轉投資呢?既然銀行自己都找不到好標的來引導多餘資金,如今卻來賣高報酬率的商品,「在邏輯上實在讓人想不通。」

至於刊載在DM上的風險標語,更讓人匪夷所思,主要是很多風險標語都故意將字寫得很小,這是不是代表銷售者感到心虛?

彭金隆曾經在一次偶然機會以訪察員身分去跟銀行理專接觸,在談到投資型保單時,他發現這些理專只懂賣商品的「投資報酬」,但只要涉及保險的部分,比方除外責任,理專的概念就很模糊,甚至問到後來一律「莫宰羊」回應,讓人不禁對銀行的訓練捏一把冷汗。

彭金隆強調,他不是貶低銀行理專,而是提醒大家對投資型保單要有風險意識,「不要陷入高報酬的迷霧中。」保發中心的研究調查也顯示,有二一%的民眾仍不知投資型保單會產生虧損,儘管投資型保單這兩年申訴案件不斷,但還是有民眾不了解它的風險。

‧ 盲點四:追熱門商品 七成民眾不知道保單紅利來自何處

根據南山人壽委託世新大學有關分紅保單的調查結果,由於受到電視廣告強力促銷,受訪者有高達五三.五%聽過分紅保單,購買者也有三成之多,但對於分紅保單的紅利是如何產生的,卻有七成的人不知道,而有購買的人,也有五成四的人不清楚。

世新大學財金系系主任郭迺峰認為,這是個相當有趣的現象,國人對於分紅保單這項保險產品,仍處於似懂非懂的階段,不過這分調查可能仍高估了國人對分紅保單的常識,因為過去曾有「強制分紅保單」,但與現在的「分紅保單」完全不同,調查時難免有民眾混淆,讓數字偏高。

過去的強制分紅保單,只要保險公司預定利率低於四家行庫(台銀、一銀、合庫、中信局)的兩年定存平均利率,差額就要分派給保戶,而現在的分紅保單,則很像傳統保單加上一個買權,這個買權,就是來參與保險公司的經營績效,也因為如此,分紅保單的保費比傳統型貴上一至二成。

分紅保單的紅利來源為何?舉例來說,有家保險公司經計算分紅保單資產所產生的盈餘為一億元,公司精算人員視外在環境決定拿出其中的五千萬元交與董事會,而董事會再視情況決定分派多少紅利給保戶,依法令規定,董事會最多只能保留三○%,也就是最低分派金額不得低於七○%。

然而這樣的流程,卻有很多不透明的地方,彭金隆指出,分紅保單的資產與公司資產混在一起,公司聲稱分紅保單產生的盈餘是一億元,成本分攤是否合理?其次,交與董事會的五千萬元金額是如何決定?最後,七○%的最低分派比率是法令規定,並非公司「堅持的」,消費者投保前必須先認清楚這些。

不過南山人壽商品部副總黃淑芬表示,雖然很多人質疑分紅保單的內容透明度不夠,但由於該保單是採用虛擬的帳戶計算,除經會計師查核簽證,還受主管機關監督,層層關卡,消費者只要找商譽良好的保險公司,就不必擔心透明度的問題。

‧ 觀念一:重質不重量 黃金保單應是「不多不少剛剛好」

該如何打造自己的黃金保單?政大商學院副院長暨財管系教授周行一指出,保險最重要的是「剛剛好,不要超過」,投保金額太多,變成高成本的理財工具,太少,又不夠分散風險。

周行一強調,保險最重要的還是保障,比方對一個擁有家庭的男主人來說,年輕時最適合的保險額度就是能付清房貸,並給妻兒足夠十年的生活費以及完善的教育基金,等到男主人年紀大了,子女都長大成人不再依賴,能每年固定收到一定金額的年金險反而比較重要。

支藝樺同樣認為,每個人在不同階段應擁有不同的保障,像她以前單身時,壽險的額度並不高,但現在結婚有了小孩,加上自己的工作屬性,會將意外險、癌症險、住院醫療險全部提高保障額度,並將房貸和小孩的教育費考慮進去。

以支藝樺的小孩來說,一出生馬上就投保意外、醫療、癌症等險種,以補足健保的不足。

支藝樺建議,保單的從業人員聯絡方法一定要給家人一份,以免自己出了事,沒人通知,家人也不知道保單在那裡,最好將保單影印一份,正本放家裡,副本放公司,如果有人出狀況,可立刻拿著保單前往醫院,她笑說,也許她想太多,但保險就是要理性,遇到事情要冷靜,才能得到最好的保障。

保險員提供的保單組合,是否划算也是支藝樺考量的重點,像終身壽險不見得是惟一的主險,如果預算有限,購買定期壽險將便宜三分之二。

再者,買保單一定要多方比較,起碼問個三家,從中挑選出最認真、最有服務熱忱的保險員,切記!買保單千萬不要有人情的束縛。梁正德也懂得精打細算,他提醒消費者,如果要買意外險,可以去購買產險公司的保單,「保費最多可省下五成。」

此外,保發中心的調查數據也顯示,有高達六成以上的民眾不知道保費在申報所得稅時,最高可以提報二萬四千元的列舉扣除額,且包含勞健保費用,對此,梁正德也深感可惜,呼籲消費者應注意自身的權益,不要枉費了政府的苦心。

‧ 觀念二:為長壽加保 備足醫療險以涵蓋升高的醫療成本

隨著醫藥科技進步,人類平均壽命延長,醫療成本大大提高,以健保來說,由於財務吃緊,除了調高健保費率外,健保局也開始逐步取消給付項目種類,這讓消費者對醫療險的依賴進一步加深。

如果以醫療險內容的演進,也可以看出醫療成本對消費者有加深的趨勢,民國八十七年無理賠上限的終身醫療險問世,強調保費長年不變且保障終身,然而因成為保險公司的沉重負擔,民國九十年後紛紛停賣,如今保險公司幾乎只剩非終身型醫療險和帳戶型醫療險。

非終身型一般只繳到七十歲或七十五歲,且一年一約,時間到保障也跟著停止;帳戶型則是保險公司與客戶約定好一個額度(如一百萬),並在額度內給付,一旦到達額度上限契約就到期,梁正德認為,醫療費用愈來愈高是一個趨勢,消費者在投保時宜重點考慮。

‧ 觀念三:愈晚愈便宜 儲蓄險的成本將隨利率走升而下降

根據保發中心的保險IQ調查,有將近四四%的民眾不知道利率上升會使儲蓄險變便宜,尤其從去年開始,市場利率才剛從谷底翻升,如果消費者在當時購買儲蓄險,恐怕是買在高點。

也因為如此,許多保險公司這幾年開始推出利變型年金、萬能壽險與分紅保單,以期能與利率掛鉤,滿足消費者對合理報酬的要求。

以萬能壽險來說,保險公司就是採用每月複利計算的方式來符合保戶的期待。不過由於這些保單的利率宣告或分紅金額主動權都掌握在保險公司手中,消費者應慎選保險公司的誠信,以免過度期待而產生失望。

「保險的目的是為了應付不時之需,讓民眾不必因遇到龐大的臨時支出而被迫變賣資產,只要先弄清楚自身的保險需求,然後再找到適合的保險員幫你量身定做,並花點時間分析,相信保單將是理財的好夥伴,」周行一為複雜的保險,說了一段最好的簡單詮釋。保發中心執行副總梁正德:投保最重要的是要知道承保範圍和不保事項,以免日後產生爭議。 三商美邦執行副總張財源:保險最重要的是積極穩健,不要與投資聯結太深,最好尋找產品線完整的保險公司。 實踐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系主任彭金隆:投資型保單最重要的是考量風險,而不是只看高報酬。 政治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周行一:保險最重要的是保障,以應付不時之需,這是投保前務必建立的觀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